第二章 永不消失的藏獒精神(2)
關燈
小
中
大
四
在對藏獒的懷想中,父親與世長辭了。
我和哥哥把父親那個零零星星抄寫了許多藏獒知識的本子,和那個封面上寫著“千金易得,一獒難求”八個字的剪貼本,一頁一頁撕下來,和紙錢一起燒在了父親的骨灰盒前。父親,你終生的愛好跟你去了,你的藏獒跟你去了。假如真的有來世,一定還會有藏獒陪伴著你。
第二年春天,我們的老朋友旦正嘉的兒子強巴來到了我家,捧著一條哈達,裏裏外外找了一圈,才知道父親已經去世了。他把哈達獻給了父親的遺像,然後從一個旅行包裏拿出了他帶給父親的禮物。我們全家都驚呆了,那是四只小狗!不!是四只小藏獒。這個像藏獒一樣忠誠厚道的藏族人,知道父親一輩子喜歡藏獒,在偌大的三江源地區千辛萬苦地尋找到了四只品系純正的藏獒,想讓父親有一個充實愉快的晚年。可惜父親已經走了,再也享受不到藏獒帶給他的快樂和激動了。
四只小藏獒是兩公兩母,兩只是全身漆黑的,兩只是黑背黃腿的。旦正嘉的兒子強巴說:“我已經想好了,它們是兄妹配姐弟,就好比草原上的換親,妹妹給哥哥換來了媳婦。”說著,過家家一樣把小藏獒按照他安排好的夫妻一對一對放在了一起。
母親和我們趕緊把它們抱在懷裏,喜歡得都忘了招待客人。我問強巴,已經有名字了嗎?他說還沒有。我們立刻就給它們起名字,最強壯的那只小公獒叫岡日森格,它的妹妹叫那日。最小的那只母獒叫果日,它的比它壯實的弟弟叫多吉來吧。這些都是父親給他養過的藏獒起的名字,我們照搬在了四只小藏獒身上。而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我又用它們命名了我的主人公,也算是對父親和四只小藏獒的紀念吧。
送來四只小藏獒的這天,是父親去世以後我們家的第一個節日。這個節日讓我們喜悅得幾近瘋狂,也讓我們在忘乎所以的炫耀中埋下了悲劇的種子。兩個星期後,我們家失竊了,什麽也沒丟,就丟了四只小藏獒。
尋找是不遺餘力的,全家都出動了。我們就像丟失了自己的孩子,瘋了似的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聲聲地呼喚著:“岡日森格,多吉來吧,果日,那日。”聽不到它們的回音,就覺得肯定是朋友在跟我們開玩笑,他們把四只小藏獒藏了起來,等我們著急夠了,就會送還給我們。但是沒有,我們找遍了所有能想起來的朋友的家,都沒有找到四只小藏獒。
以後的日子裏,我和家人漫無目的地到處亂找,找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又通過托人、報警、登報、懸賞等辦法,找了整整兩年,這才意識到,父親的也是我們的四只小藏獒恐怕已經找不到了。偷狗的人一般是不養狗的,他們很可能是幾個狗販子,用損人利己的辦法把四只小藏獒變成了錢。能夠掏錢買下小藏獒的,肯定也是喜歡藏獒的,他們不至於虐待它們吧?他們會盡心盡力地餵養好它們吧?就是不知道,四只小藏獒是不是在一個主人家裏,或者它們已經分開,天各一方,各過各的生活,完成各自的使命去了。
我們全家萬般無奈地放棄了尋找四只小藏獒的願望,因為它們已經不是四只小藏獒,它們早就長大,該做爸爸媽媽了。我在這裏只想告訴那個或者那些收養著它們的人,請記住它們的名字:“岡日森格”是雪山獅子的意思,“多吉來吧”是善金剛的意思,“果日”是草原人對以月亮為表證的勇健神母的稱呼,“那日”是他們對以烏雲為表證的獅面黑金護法的稱呼。“果日”又是圓蛋,“那日”又是黑蛋,都是藏族人給最親昵的孩子起乳名時常用的名字,說明草原人對“果日”和“那日”是既親昵又敬畏的。
我希望收養它們的人能像草原人像父親一樣對待它們,千萬不要隨便給它們配對。岡日森格、多吉來吧以及果日和那日,只有跟純正的喜馬拉雅獒種生兒育女,才能在延續血統,保持肉體高大魁偉的同時,也保持精神的偉大和品格的高尚,也才能使它們一代又一代地威鎮群獸,卓爾不群,鐵鑄石雕,鐘靈毓秀,一代又一代地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此刻,窗外已是微曦陣陣,藏獒燃燒的精神正在黎明的突圍中凸現成天際一抹奮勇的霞影,我聽到草原不朽的綠風正在耳際回蕩,看到雪山之光正在浩浩然奔湧而來。而在青藏高原的懷抱中,在三江源的臂彎裏,藏獒爸爸已經上路了,它帶著清晨一樣透明而滴血的深情,跑向了千裏之外那只獨一無二的藏獒媽媽。
岡日森格、多吉來吧、果日和那日,你們究竟在哪裏?父親和我們共同的朋友,你們究竟在哪裏?草原悲逝的藏獒,中國遠去的天驕,你們究竟在哪裏?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做一個藏獒一樣的大男人
散文墮落就提倡大散文,詩歌消沈就提倡大詩歌,小說不景氣就提倡大小說,男人不順眼就提倡大男人。
不順眼的男人叫小男人,其肉體結構與其他男人別無二致,有瘦小羸弱的,也有魁梧偉岸的,但做派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心細如發,瑣碎如沙;心胸褊狹,猜人妒他;貓眼看人,隔壁偷話;家長裏短,婆婆媽媽;利益相關,數籽吃瓜;遇恩必忘,逢好必拿;見了長官,撲通跪下;一朝得寵,忘了姓啥;有點小權,掐死部下;樂別人苦寒,揭別人瘡疤;豺狼心情,冷漠肅殺;無信不義,陰損欺詐。
一國之中、一城之內、一體之間,有個把小男人,這國、這城、這集體就必然七零八落,漫散不聚;如全體均是小男人,就必然鬼影穿墻,屍氣彌漫。這時,要發展、要進步,就須得大男人來挽救局面。
大男人者,胸似原,心如天,智慧如海,愛恨似箭,面迎風雨峻烈,心思澎澎湃湃,區區人生尤怨,何足傷懷;以恩為爹,以德為娘,大肚能容,海闊天空;幹幹凈凈,堂堂正正,勇毅不撓,精進剛猛;端方如佛,威武如魔,明白如水,自由如風;不飛短流長,不損人利己,不前恭後倨,不取寵媚上;做得賤民,當得大官,義膽俠肝,古道熱腸;生如天馬行空,死如蒼鷹落地。如此人生,當如藏獒追風,高龍行雨,朗然境界,非屑小所能理喻。
大男人是優秀生命的標準,是“人”行於世的承諾,也是人生法典最有金剛魅力的戒律。
人有高低之分,金泥之別。高人闊界,金剛大道,不分男女老幼,如水之源遠,如風之平常,一切肉身都可成就,不過是境由心造、事在人為而已。
《藏獒》之外的藏獒
昆侖山下的阿爾頓曲克草原曾經是哈薩克人的駐牧地,現在一個人也沒有了。三十年前,我在這裏趕牛羊,騎駱駝,做了半個月的牧人。我住在牧人的帳篷裏,最大的苦惱是深夜不敢出去小解,因為外面游蕩著守夜的藏獒。雖然我和它們白天相處得不錯,但夜裏就很難說了,我出去再進來,它們把我當成了賊怎麽辦?一天夜裏,尿憋得實在受不了,我只好跪著,把尿接在我的皮鞋裏,再把皮鞋從帳篷下面塞出去,潑掉裏面的尿。偏偏我在白天喝了許多奶茶,一泡尿接了滿滿五只鞋才接完。第二天,太陽一曬,皮鞋就變形了,兩頭翹起來如同一只歪葫蘆,穿在腳上根本沒辦法走路,只好扔掉。但扔了幾次,不管我扔多遠,皮鞋最終都會回到我身邊。原來一只黑色藏獒在辛勞地為我服務著,它總以為是我丟了皮鞋而不是扔了皮鞋。我離開時還帶上了這只不能穿的皮鞋。牧人說:“你看我家的藏獒對你多好啊,你已經是它的主人了。你要是不帶走,它還會叼著皮鞋去追你。”我說:“早知道它把我當成了主人,我就沒必要用皮鞋接尿了。”
皮鞋是藏獒帶給我的損失,但我不能對它們有絲毫的怨恨,因為對它們的家園來說,我是一個摸不清底細的外來者,它們的威懾是天經地義的。我欣賞藏獒的立場:在它們的眼裏,人只分兩種——主人和敵人,沒有既親又疏、亦友亦敵、忽左忽右、時好時壞的中間人物,所有的中間人物、騎墻人物、兩面三刀的人物,都是壞人,自然也就是敵人。雖然它不一定馬上咬死這樣的敵人,但它時刻監督著你,時刻準備著向你發起進攻。
我慶幸這家的藏獒把我當成了主人。可惜我要離去了,更可惜的是,離去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這家牧人和他家的藏獒。等我有機會再來此地時,這裏已經沒有人煙了。
在康巴人的囊謙草原,我和三只牛犢大的金黃色藏獒狹路相逢。它們是從路邊的石墻後面冒出來的,堵擋在我必須經過的地方一聲不吭地望著我。我停下了,我知道一聲不吭便是藏獒咬人的序曲,更知道它們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選擇好了適合撲咬的最佳距離:二十米,只有二十米,從助跑到咬住我只需要五六秒鐘,我根本不可能逃走。好在我已經是一個“老牧區”了,非常緊張但沒有驚慌失措。我慢慢地脫下了衣服,心想一旦藏獒撲來,就先把衣服迎頭拋出去。它們肯定會首先撲向衣服,趁這個機會,我轉身逃跑,能跑幾步是幾步。三只藏獒都張了張利牙猙獰的嘴,馬上就要行動了,危險即刻就要到來。
正在這個時候,我身後傳來一個牧民焦急的喊聲:“磕頭,磕頭。”我回頭望了他一眼。他又是比畫又是說:“磕頭,磕頭。”他是一個朝拜者,正在磕著等身長頭匍匐而來。我一下子明白了這位牧民的意思:只有磕頭才能挽救我。我的前面是囊謙寺,所有來這裏朝拜的人藏獒未必都認識,但它們絕對不咬磕頭朝拜的人,因為它們天天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人,已經司空見慣了。於是我把衣服裹在了腰裏,朝著藏獒身後的寺院磕起了等身長頭,嘴裏還念叨著“嗡嘛呢叭咪吽”的六字真言,慢慢地接近著藏獒。
三只藏獒讓開了,但並沒有離開,似乎有點奇怪地研究著我:怎麽一個穿漢服的人也在磕頭?我在心驚肉跳中和它們擦肩而過,過去了很遠,才停止了磕頭,回頭再看那三只藏獒時,它們已經不見了。我長喘一口氣,腦子裏驀然冒出一個詞來:護法金剛?莫非它們是護法金剛的異體化身,來這裏告訴人們:只有虔誠的朝拜者才能通過這裏走向囊謙寺?我尋找那個教我用磕頭躲過了一劫的牧人,發現他離我越來越遠了。他是在一絲不茍地磕頭,每一個動作都做得準確而到位;而我是以磕頭的方式逃之夭夭的,動作膚皮潦草,能省略就省略,連額頭必須觸地、必須蹭到泥土這樣的細節也忽略不計了。幸虧三只藏獒沒看出來。
那年冬天,在九曲黃河第一去灣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縣長對我說,我們這裏野狗多,你采訪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說罷交給我一根半尺長的腿骨,並說它是豹子的骨頭,人只要把它揣在身上,狗就不敢近身了。果然是這樣的,在縣城和寧木特公社采訪的那些日子裏,我腰裏別著這根豹骨,走到哪裏哪裏的狗就會遠遠地躲開,幾乎是屢試不爽的——只聽見狗在汪汪地叫,越叫越遠,越叫越遠,最後就聲影俱消了。但是在去種畜場的那天,我差一點因為這根豹骨而慘遭不幸。
下午,我正在棚圈裏參觀優良的河曲種馬,一只灰色的大狗從老遠的地方奔騰而來。陪同我的場長楞了,緊張地問道:“你身上有什麽?”我說:“豹子骨,嚇狗的豹子骨。”場長喊起來:“扔掉,快扔掉。”我趕緊從腰裏拔出了那根豹骨。場長一把奪過去,使了最大的勁兒朝前扔去。大狗的奔跑改變了方向,徑直撲向了那根豹骨。我們遠遠就聽到了它咬碎豹骨的哢嚓聲。蒙古族的場長擦著臉上的汗珠說:“太危險了,你怎麽敢帶著豹子骨到我們這裏來,我們這裏有一只藏獒。”
當所有的狗聞到我身上的豹子氣息而紛紛遠離的時候,只有一只狗狂猛地迎我而來,因為它是藏獒。藏獒是一見兇殘的野獸就要憤怒,就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如果我是一只真正的豹子,我相信藏獒也一定會把我打敗。
經常去草原的人大都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草原上的一切都是溫柔而親切的——孤獨的人、寂寞的馬、結隊的牛、成群的羊,還有炊煙裊裊的帳房、五彩斑斕的風馬、曲曲彎彎細又長的小路,甚至一攤攤黑色的牛糞、一只只時刻伴隨著人群的烏鴉,都給人一種冬日陽光的感覺。看到了它們,你就等於看到了依靠,看到了茫茫孤涯、漫漫羈旅中的棲身之所、溫飽之地。唯獨藏獒是一種威猛而警惕的存在,它們對除了主人以外的所有人都充滿了懷疑,對一切敵意和非敵意的闖入者都抱著防患於未然的態度,只要它認為你有無法信賴的舉動、難以把握的眼神以及不合常規的衣著,就會死死地盯著你。更有一些心浮氣躁的藏獒幹脆省去了盯人、琢磨人的過程,甚至都懶得用它們那低沈的豹子似的聲音打一聲招呼,一見陌生人走近就會本能地行動起來。這樣的行動大致可分為三個連貫的步驟:首先它張大嘴露出滿嘴的利牙發出進攻的信號,其次它抖動長毛、抖起滿身的塵土一躍騰空,然後它裹挾著疾風、刨動粗大的四腿呼嘯而來。人嚇壞了,頭皮木了,頭發直了,呼吸一下子沒有了。只聽嘩啦一聲響,威猛的藏獒直立著停下了。這是鐵鏈的聲響,粗大的三米長的鐵鏈死死地拽住了一顆已經發射出去的骨肉的導彈。
鐵鏈是藏獒的法律,是主人對它的限制。我見過的拴狗的鐵鏈大都是用指頭粗的鐵條打造而成的,鐐銬一樣拖在地上嘩啦啦響。牧人們明白,雖然他們豢養的狗也許是天下無敵的好漢,但它的天職是看家護圈而不是傷害人身,哪怕對方是真正的壞人。所以藏獒只在豺狼虎豹出沒而人需要休息的夜晚才有行動的自由,天一亮牧人和“法律”就會出現在它們面前,鐵鏈鎖定它們的一剎那,它們就註定成了背景和道具,而不再是主導事件以及生活流程的角色。也就是說,更多的時候,藏獒只是一種威猛的象征,只是一個凜然不可侵犯的比喻,而並不等於牧家的風貌和威猛本身。
草原上的情形往往是這樣的:家狗越兇猛它的主人就越善良,或者說越是善良的牧人就越會餵養兇猛的藏獒,因為他們需要用狗來裨補自己的不足,用家養的猛惡來安慰自己的羸弱,就好比皇帝喜歡用龍來描繪自己的背景,朝廷喜歡用虎符作為驗證大臣身份的標記,大王喜歡用豹皮來鋪墊自己的座椅,古人喜歡用饕餮來裝飾青銅器皿一樣。不同的是,藏獒作為象征是活生生的,而皇帝、朝廷、大王、古人都是把傳說或者屍體當作了自己的圖騰。當藏獒面對吃羊的狼和豹子的時候,它永遠是一首自由憤怒的詩,是一支狂飆突進的歌,它的五臟六肺會因為仇恨而劇烈搏動,它的精神會因為強烈的使命感而更加強大。
不錯,是有一種藏獒精神漂漂亮亮地存在著,你對藏獒知道得越多,就越覺得正是這種精神挽救了一個犬種的命運,使它們在漫長的歷史中成了草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沒有被淘汰出局;成了決定牧人生死存亡的可靠伴侶而始終擁有家庭成員的地位。牧人們常常會發自內心地說:“你看我家的狗,多好啊,給我一座金山我也不換。”用這樣的語言來說明他對自家藏獒的偏愛自然有其表述的誇張,但當你知道每當災難來臨,藏獒的超常表現往往比任何強大的關註和支援更為重要、更有青藏風格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牧人的語言竟是如此地質樸,竟是誇張得不夠。
1986年冬天,我在采訪玉樹大雪災期間,曲麻萊的牧民東珠加告訴我,他們一家住在雅合山下的喇嘛溝裏,根本就不知道直升飛機已經把救援物資空投下來了,是他的藏獒憑著靈敏的嗅覺聞到了異樣後冒著大雪跑出去從一公裏外的地方叼來了一捆三件皮大衣,又從兩公裏外的河冰上拖來了一箱餅幹。他們全家五口人就是靠了這一箱餅幹和三件皮大衣才活著從兩尺深的雪災區走出來的。我說:“你的狗呢?讓我看看你的狗。”東珠加傷心地說,他的狗拖來餅幹後自己吃了幾口便又去給他們找東西,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大概是死了。他翹起大拇指說:“它是一只這麽好的藏獒,死了也好,早死早轉世,再轉世它就是人了,是一個有本事的人,可以當我們的縣長。”我說:“不一定,很可能比縣長還要大。”東珠加點著頭,他絕對相信我的話,他早就在腦海裏把他對藏獒的祝福變成了不久的將來,變成了一定會出現的事實,所以他的傷悲裏又有幾許欣悅,他是既悲又喜的。
我的朋友桑傑的十三歲的孩子帶著藏獒去放牧,狂雪即刻成災,根本就來不及往回趕,羊群全部被困住了,接著就是凍死,就是被大雪埋葬。好在孩子還活著,他在凍僵之前本能地趴在了藏獒身上。藏獒硬是把他馱回到了十公裏外的帳房,進了帳房看到家裏沒有人,又硬是把他朝三十公裏外的公路馱去。半途中孩子從藏獒背上滑了下來。藏獒就用牙撕著衣袍往前拖,拖一段,便停下來,趴在孩子身上,用自己的體溫暖暖他,生怕他凍僵了。就這樣一直拖到了有車有人的公路上,結果孩子活了,藏獒累癱了,幾乎死掉。我曾經費力地想找到這只藏獒和這個孩子,但是沒有奏效,玉樹草原太大,藏獒太多,我還沒打問幾個人,又冒出了另一只藏獒的另一個事跡。
有一只藏獒,老得已經不能嚼肉了。雪災的晚上,奇寒降臨。牧人把它拉進帳房,讓它在火爐旁邊暖一暖。拉進來一次,它出去一次,幾次三番都這樣,最後只好由它去了。牧人說,它就是舍不得離開每夜都要守衛的地方,那是羊群的旁邊,面對餓狼的風口。就在這天晚上,老藏獒死了。作為一只工作犬,它老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什麽叫忠於職守?這就是。死了還要威脅狼群。狼群來了沒敢靠近,看老藏獒一動不動的樣子,以為是撲咬前的屏聲靜息。直到天亮,狼群才發現,它們的天敵早已經沒有威脅了。
在很多情況下牧人會把羊群交給藏獒去照看,自己去辦別的事情。平常的日子裏只要主人不在,到了牧歸時間,藏獒就會跑前跑後、喊喊叫叫地把羊群趕回來。但是遇到特大雪災羊群完全走不動了的時候它怎麽辦呢?它只有原地守護,等待著主人的到來。但主人在這種時候根本就到不了它們那裏,到了也沒用,也是毫無辦法的。於是藏獒就一直守著,直到所有的羊都被凍死,直到它自己也被餓死、凍死。藏獒是決不吃自己看護的羊的,哪怕是凍死的羊羔,除非主人殺了羊割下肉來丟給它。由此可見,對藏獒來說,忠誠勇敢的含義並不輕松,它是要以生命為代價的。藏獒當然知道自己只要吃掉凍死的羊就可以活下去;當然知道自己只要離開必死無疑的羊群,只身去找主人去投奔人群,就完全可以脫離死亡的陷阱。但它沒有這樣做,所有真正的藏獒都不會這樣做,這是本能,是青藏高原賦予它們的使命,是遺傳、後學、家教種種因素合力而成的狗之道德。一旦違背了這種道德,或者說一旦在它們的道德律令中只有兇狠威猛而別無其他懿行特征,藏獒就不是奇偉的草原英雄,而僅僅是蠻野的荒地殺手了。
寫到這裏,就有一些悲哀。這些年,我常去草原,但無論走到哪裏,都很少聽到藏獒的故事。所聽到、看到的,都是如何搜羅、販運、買賣藏獒,以及它們高得驚人的身價。藏獒有了身價,卻沒有了故事,好歟?壞歟?
紮西德勒——祈願草原,祈願藏獒,紮西得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對藏獒的懷想中,父親與世長辭了。
我和哥哥把父親那個零零星星抄寫了許多藏獒知識的本子,和那個封面上寫著“千金易得,一獒難求”八個字的剪貼本,一頁一頁撕下來,和紙錢一起燒在了父親的骨灰盒前。父親,你終生的愛好跟你去了,你的藏獒跟你去了。假如真的有來世,一定還會有藏獒陪伴著你。
第二年春天,我們的老朋友旦正嘉的兒子強巴來到了我家,捧著一條哈達,裏裏外外找了一圈,才知道父親已經去世了。他把哈達獻給了父親的遺像,然後從一個旅行包裏拿出了他帶給父親的禮物。我們全家都驚呆了,那是四只小狗!不!是四只小藏獒。這個像藏獒一樣忠誠厚道的藏族人,知道父親一輩子喜歡藏獒,在偌大的三江源地區千辛萬苦地尋找到了四只品系純正的藏獒,想讓父親有一個充實愉快的晚年。可惜父親已經走了,再也享受不到藏獒帶給他的快樂和激動了。
四只小藏獒是兩公兩母,兩只是全身漆黑的,兩只是黑背黃腿的。旦正嘉的兒子強巴說:“我已經想好了,它們是兄妹配姐弟,就好比草原上的換親,妹妹給哥哥換來了媳婦。”說著,過家家一樣把小藏獒按照他安排好的夫妻一對一對放在了一起。
母親和我們趕緊把它們抱在懷裏,喜歡得都忘了招待客人。我問強巴,已經有名字了嗎?他說還沒有。我們立刻就給它們起名字,最強壯的那只小公獒叫岡日森格,它的妹妹叫那日。最小的那只母獒叫果日,它的比它壯實的弟弟叫多吉來吧。這些都是父親給他養過的藏獒起的名字,我們照搬在了四只小藏獒身上。而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我又用它們命名了我的主人公,也算是對父親和四只小藏獒的紀念吧。
送來四只小藏獒的這天,是父親去世以後我們家的第一個節日。這個節日讓我們喜悅得幾近瘋狂,也讓我們在忘乎所以的炫耀中埋下了悲劇的種子。兩個星期後,我們家失竊了,什麽也沒丟,就丟了四只小藏獒。
尋找是不遺餘力的,全家都出動了。我們就像丟失了自己的孩子,瘋了似的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聲聲地呼喚著:“岡日森格,多吉來吧,果日,那日。”聽不到它們的回音,就覺得肯定是朋友在跟我們開玩笑,他們把四只小藏獒藏了起來,等我們著急夠了,就會送還給我們。但是沒有,我們找遍了所有能想起來的朋友的家,都沒有找到四只小藏獒。
以後的日子裏,我和家人漫無目的地到處亂找,找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又通過托人、報警、登報、懸賞等辦法,找了整整兩年,這才意識到,父親的也是我們的四只小藏獒恐怕已經找不到了。偷狗的人一般是不養狗的,他們很可能是幾個狗販子,用損人利己的辦法把四只小藏獒變成了錢。能夠掏錢買下小藏獒的,肯定也是喜歡藏獒的,他們不至於虐待它們吧?他們會盡心盡力地餵養好它們吧?就是不知道,四只小藏獒是不是在一個主人家裏,或者它們已經分開,天各一方,各過各的生活,完成各自的使命去了。
我們全家萬般無奈地放棄了尋找四只小藏獒的願望,因為它們已經不是四只小藏獒,它們早就長大,該做爸爸媽媽了。我在這裏只想告訴那個或者那些收養著它們的人,請記住它們的名字:“岡日森格”是雪山獅子的意思,“多吉來吧”是善金剛的意思,“果日”是草原人對以月亮為表證的勇健神母的稱呼,“那日”是他們對以烏雲為表證的獅面黑金護法的稱呼。“果日”又是圓蛋,“那日”又是黑蛋,都是藏族人給最親昵的孩子起乳名時常用的名字,說明草原人對“果日”和“那日”是既親昵又敬畏的。
我希望收養它們的人能像草原人像父親一樣對待它們,千萬不要隨便給它們配對。岡日森格、多吉來吧以及果日和那日,只有跟純正的喜馬拉雅獒種生兒育女,才能在延續血統,保持肉體高大魁偉的同時,也保持精神的偉大和品格的高尚,也才能使它們一代又一代地威鎮群獸,卓爾不群,鐵鑄石雕,鐘靈毓秀,一代又一代地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此刻,窗外已是微曦陣陣,藏獒燃燒的精神正在黎明的突圍中凸現成天際一抹奮勇的霞影,我聽到草原不朽的綠風正在耳際回蕩,看到雪山之光正在浩浩然奔湧而來。而在青藏高原的懷抱中,在三江源的臂彎裏,藏獒爸爸已經上路了,它帶著清晨一樣透明而滴血的深情,跑向了千裏之外那只獨一無二的藏獒媽媽。
岡日森格、多吉來吧、果日和那日,你們究竟在哪裏?父親和我們共同的朋友,你們究竟在哪裏?草原悲逝的藏獒,中國遠去的天驕,你們究竟在哪裏?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做一個藏獒一樣的大男人
散文墮落就提倡大散文,詩歌消沈就提倡大詩歌,小說不景氣就提倡大小說,男人不順眼就提倡大男人。
不順眼的男人叫小男人,其肉體結構與其他男人別無二致,有瘦小羸弱的,也有魁梧偉岸的,但做派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心細如發,瑣碎如沙;心胸褊狹,猜人妒他;貓眼看人,隔壁偷話;家長裏短,婆婆媽媽;利益相關,數籽吃瓜;遇恩必忘,逢好必拿;見了長官,撲通跪下;一朝得寵,忘了姓啥;有點小權,掐死部下;樂別人苦寒,揭別人瘡疤;豺狼心情,冷漠肅殺;無信不義,陰損欺詐。
一國之中、一城之內、一體之間,有個把小男人,這國、這城、這集體就必然七零八落,漫散不聚;如全體均是小男人,就必然鬼影穿墻,屍氣彌漫。這時,要發展、要進步,就須得大男人來挽救局面。
大男人者,胸似原,心如天,智慧如海,愛恨似箭,面迎風雨峻烈,心思澎澎湃湃,區區人生尤怨,何足傷懷;以恩為爹,以德為娘,大肚能容,海闊天空;幹幹凈凈,堂堂正正,勇毅不撓,精進剛猛;端方如佛,威武如魔,明白如水,自由如風;不飛短流長,不損人利己,不前恭後倨,不取寵媚上;做得賤民,當得大官,義膽俠肝,古道熱腸;生如天馬行空,死如蒼鷹落地。如此人生,當如藏獒追風,高龍行雨,朗然境界,非屑小所能理喻。
大男人是優秀生命的標準,是“人”行於世的承諾,也是人生法典最有金剛魅力的戒律。
人有高低之分,金泥之別。高人闊界,金剛大道,不分男女老幼,如水之源遠,如風之平常,一切肉身都可成就,不過是境由心造、事在人為而已。
《藏獒》之外的藏獒
昆侖山下的阿爾頓曲克草原曾經是哈薩克人的駐牧地,現在一個人也沒有了。三十年前,我在這裏趕牛羊,騎駱駝,做了半個月的牧人。我住在牧人的帳篷裏,最大的苦惱是深夜不敢出去小解,因為外面游蕩著守夜的藏獒。雖然我和它們白天相處得不錯,但夜裏就很難說了,我出去再進來,它們把我當成了賊怎麽辦?一天夜裏,尿憋得實在受不了,我只好跪著,把尿接在我的皮鞋裏,再把皮鞋從帳篷下面塞出去,潑掉裏面的尿。偏偏我在白天喝了許多奶茶,一泡尿接了滿滿五只鞋才接完。第二天,太陽一曬,皮鞋就變形了,兩頭翹起來如同一只歪葫蘆,穿在腳上根本沒辦法走路,只好扔掉。但扔了幾次,不管我扔多遠,皮鞋最終都會回到我身邊。原來一只黑色藏獒在辛勞地為我服務著,它總以為是我丟了皮鞋而不是扔了皮鞋。我離開時還帶上了這只不能穿的皮鞋。牧人說:“你看我家的藏獒對你多好啊,你已經是它的主人了。你要是不帶走,它還會叼著皮鞋去追你。”我說:“早知道它把我當成了主人,我就沒必要用皮鞋接尿了。”
皮鞋是藏獒帶給我的損失,但我不能對它們有絲毫的怨恨,因為對它們的家園來說,我是一個摸不清底細的外來者,它們的威懾是天經地義的。我欣賞藏獒的立場:在它們的眼裏,人只分兩種——主人和敵人,沒有既親又疏、亦友亦敵、忽左忽右、時好時壞的中間人物,所有的中間人物、騎墻人物、兩面三刀的人物,都是壞人,自然也就是敵人。雖然它不一定馬上咬死這樣的敵人,但它時刻監督著你,時刻準備著向你發起進攻。
我慶幸這家的藏獒把我當成了主人。可惜我要離去了,更可惜的是,離去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這家牧人和他家的藏獒。等我有機會再來此地時,這裏已經沒有人煙了。
在康巴人的囊謙草原,我和三只牛犢大的金黃色藏獒狹路相逢。它們是從路邊的石墻後面冒出來的,堵擋在我必須經過的地方一聲不吭地望著我。我停下了,我知道一聲不吭便是藏獒咬人的序曲,更知道它們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選擇好了適合撲咬的最佳距離:二十米,只有二十米,從助跑到咬住我只需要五六秒鐘,我根本不可能逃走。好在我已經是一個“老牧區”了,非常緊張但沒有驚慌失措。我慢慢地脫下了衣服,心想一旦藏獒撲來,就先把衣服迎頭拋出去。它們肯定會首先撲向衣服,趁這個機會,我轉身逃跑,能跑幾步是幾步。三只藏獒都張了張利牙猙獰的嘴,馬上就要行動了,危險即刻就要到來。
正在這個時候,我身後傳來一個牧民焦急的喊聲:“磕頭,磕頭。”我回頭望了他一眼。他又是比畫又是說:“磕頭,磕頭。”他是一個朝拜者,正在磕著等身長頭匍匐而來。我一下子明白了這位牧民的意思:只有磕頭才能挽救我。我的前面是囊謙寺,所有來這裏朝拜的人藏獒未必都認識,但它們絕對不咬磕頭朝拜的人,因為它們天天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人,已經司空見慣了。於是我把衣服裹在了腰裏,朝著藏獒身後的寺院磕起了等身長頭,嘴裏還念叨著“嗡嘛呢叭咪吽”的六字真言,慢慢地接近著藏獒。
三只藏獒讓開了,但並沒有離開,似乎有點奇怪地研究著我:怎麽一個穿漢服的人也在磕頭?我在心驚肉跳中和它們擦肩而過,過去了很遠,才停止了磕頭,回頭再看那三只藏獒時,它們已經不見了。我長喘一口氣,腦子裏驀然冒出一個詞來:護法金剛?莫非它們是護法金剛的異體化身,來這裏告訴人們:只有虔誠的朝拜者才能通過這裏走向囊謙寺?我尋找那個教我用磕頭躲過了一劫的牧人,發現他離我越來越遠了。他是在一絲不茍地磕頭,每一個動作都做得準確而到位;而我是以磕頭的方式逃之夭夭的,動作膚皮潦草,能省略就省略,連額頭必須觸地、必須蹭到泥土這樣的細節也忽略不計了。幸虧三只藏獒沒看出來。
那年冬天,在九曲黃河第一去灣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縣長對我說,我們這裏野狗多,你采訪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說罷交給我一根半尺長的腿骨,並說它是豹子的骨頭,人只要把它揣在身上,狗就不敢近身了。果然是這樣的,在縣城和寧木特公社采訪的那些日子裏,我腰裏別著這根豹骨,走到哪裏哪裏的狗就會遠遠地躲開,幾乎是屢試不爽的——只聽見狗在汪汪地叫,越叫越遠,越叫越遠,最後就聲影俱消了。但是在去種畜場的那天,我差一點因為這根豹骨而慘遭不幸。
下午,我正在棚圈裏參觀優良的河曲種馬,一只灰色的大狗從老遠的地方奔騰而來。陪同我的場長楞了,緊張地問道:“你身上有什麽?”我說:“豹子骨,嚇狗的豹子骨。”場長喊起來:“扔掉,快扔掉。”我趕緊從腰裏拔出了那根豹骨。場長一把奪過去,使了最大的勁兒朝前扔去。大狗的奔跑改變了方向,徑直撲向了那根豹骨。我們遠遠就聽到了它咬碎豹骨的哢嚓聲。蒙古族的場長擦著臉上的汗珠說:“太危險了,你怎麽敢帶著豹子骨到我們這裏來,我們這裏有一只藏獒。”
當所有的狗聞到我身上的豹子氣息而紛紛遠離的時候,只有一只狗狂猛地迎我而來,因為它是藏獒。藏獒是一見兇殘的野獸就要憤怒,就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如果我是一只真正的豹子,我相信藏獒也一定會把我打敗。
經常去草原的人大都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草原上的一切都是溫柔而親切的——孤獨的人、寂寞的馬、結隊的牛、成群的羊,還有炊煙裊裊的帳房、五彩斑斕的風馬、曲曲彎彎細又長的小路,甚至一攤攤黑色的牛糞、一只只時刻伴隨著人群的烏鴉,都給人一種冬日陽光的感覺。看到了它們,你就等於看到了依靠,看到了茫茫孤涯、漫漫羈旅中的棲身之所、溫飽之地。唯獨藏獒是一種威猛而警惕的存在,它們對除了主人以外的所有人都充滿了懷疑,對一切敵意和非敵意的闖入者都抱著防患於未然的態度,只要它認為你有無法信賴的舉動、難以把握的眼神以及不合常規的衣著,就會死死地盯著你。更有一些心浮氣躁的藏獒幹脆省去了盯人、琢磨人的過程,甚至都懶得用它們那低沈的豹子似的聲音打一聲招呼,一見陌生人走近就會本能地行動起來。這樣的行動大致可分為三個連貫的步驟:首先它張大嘴露出滿嘴的利牙發出進攻的信號,其次它抖動長毛、抖起滿身的塵土一躍騰空,然後它裹挾著疾風、刨動粗大的四腿呼嘯而來。人嚇壞了,頭皮木了,頭發直了,呼吸一下子沒有了。只聽嘩啦一聲響,威猛的藏獒直立著停下了。這是鐵鏈的聲響,粗大的三米長的鐵鏈死死地拽住了一顆已經發射出去的骨肉的導彈。
鐵鏈是藏獒的法律,是主人對它的限制。我見過的拴狗的鐵鏈大都是用指頭粗的鐵條打造而成的,鐐銬一樣拖在地上嘩啦啦響。牧人們明白,雖然他們豢養的狗也許是天下無敵的好漢,但它的天職是看家護圈而不是傷害人身,哪怕對方是真正的壞人。所以藏獒只在豺狼虎豹出沒而人需要休息的夜晚才有行動的自由,天一亮牧人和“法律”就會出現在它們面前,鐵鏈鎖定它們的一剎那,它們就註定成了背景和道具,而不再是主導事件以及生活流程的角色。也就是說,更多的時候,藏獒只是一種威猛的象征,只是一個凜然不可侵犯的比喻,而並不等於牧家的風貌和威猛本身。
草原上的情形往往是這樣的:家狗越兇猛它的主人就越善良,或者說越是善良的牧人就越會餵養兇猛的藏獒,因為他們需要用狗來裨補自己的不足,用家養的猛惡來安慰自己的羸弱,就好比皇帝喜歡用龍來描繪自己的背景,朝廷喜歡用虎符作為驗證大臣身份的標記,大王喜歡用豹皮來鋪墊自己的座椅,古人喜歡用饕餮來裝飾青銅器皿一樣。不同的是,藏獒作為象征是活生生的,而皇帝、朝廷、大王、古人都是把傳說或者屍體當作了自己的圖騰。當藏獒面對吃羊的狼和豹子的時候,它永遠是一首自由憤怒的詩,是一支狂飆突進的歌,它的五臟六肺會因為仇恨而劇烈搏動,它的精神會因為強烈的使命感而更加強大。
不錯,是有一種藏獒精神漂漂亮亮地存在著,你對藏獒知道得越多,就越覺得正是這種精神挽救了一個犬種的命運,使它們在漫長的歷史中成了草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沒有被淘汰出局;成了決定牧人生死存亡的可靠伴侶而始終擁有家庭成員的地位。牧人們常常會發自內心地說:“你看我家的狗,多好啊,給我一座金山我也不換。”用這樣的語言來說明他對自家藏獒的偏愛自然有其表述的誇張,但當你知道每當災難來臨,藏獒的超常表現往往比任何強大的關註和支援更為重要、更有青藏風格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牧人的語言竟是如此地質樸,竟是誇張得不夠。
1986年冬天,我在采訪玉樹大雪災期間,曲麻萊的牧民東珠加告訴我,他們一家住在雅合山下的喇嘛溝裏,根本就不知道直升飛機已經把救援物資空投下來了,是他的藏獒憑著靈敏的嗅覺聞到了異樣後冒著大雪跑出去從一公裏外的地方叼來了一捆三件皮大衣,又從兩公裏外的河冰上拖來了一箱餅幹。他們全家五口人就是靠了這一箱餅幹和三件皮大衣才活著從兩尺深的雪災區走出來的。我說:“你的狗呢?讓我看看你的狗。”東珠加傷心地說,他的狗拖來餅幹後自己吃了幾口便又去給他們找東西,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大概是死了。他翹起大拇指說:“它是一只這麽好的藏獒,死了也好,早死早轉世,再轉世它就是人了,是一個有本事的人,可以當我們的縣長。”我說:“不一定,很可能比縣長還要大。”東珠加點著頭,他絕對相信我的話,他早就在腦海裏把他對藏獒的祝福變成了不久的將來,變成了一定會出現的事實,所以他的傷悲裏又有幾許欣悅,他是既悲又喜的。
我的朋友桑傑的十三歲的孩子帶著藏獒去放牧,狂雪即刻成災,根本就來不及往回趕,羊群全部被困住了,接著就是凍死,就是被大雪埋葬。好在孩子還活著,他在凍僵之前本能地趴在了藏獒身上。藏獒硬是把他馱回到了十公裏外的帳房,進了帳房看到家裏沒有人,又硬是把他朝三十公裏外的公路馱去。半途中孩子從藏獒背上滑了下來。藏獒就用牙撕著衣袍往前拖,拖一段,便停下來,趴在孩子身上,用自己的體溫暖暖他,生怕他凍僵了。就這樣一直拖到了有車有人的公路上,結果孩子活了,藏獒累癱了,幾乎死掉。我曾經費力地想找到這只藏獒和這個孩子,但是沒有奏效,玉樹草原太大,藏獒太多,我還沒打問幾個人,又冒出了另一只藏獒的另一個事跡。
有一只藏獒,老得已經不能嚼肉了。雪災的晚上,奇寒降臨。牧人把它拉進帳房,讓它在火爐旁邊暖一暖。拉進來一次,它出去一次,幾次三番都這樣,最後只好由它去了。牧人說,它就是舍不得離開每夜都要守衛的地方,那是羊群的旁邊,面對餓狼的風口。就在這天晚上,老藏獒死了。作為一只工作犬,它老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什麽叫忠於職守?這就是。死了還要威脅狼群。狼群來了沒敢靠近,看老藏獒一動不動的樣子,以為是撲咬前的屏聲靜息。直到天亮,狼群才發現,它們的天敵早已經沒有威脅了。
在很多情況下牧人會把羊群交給藏獒去照看,自己去辦別的事情。平常的日子裏只要主人不在,到了牧歸時間,藏獒就會跑前跑後、喊喊叫叫地把羊群趕回來。但是遇到特大雪災羊群完全走不動了的時候它怎麽辦呢?它只有原地守護,等待著主人的到來。但主人在這種時候根本就到不了它們那裏,到了也沒用,也是毫無辦法的。於是藏獒就一直守著,直到所有的羊都被凍死,直到它自己也被餓死、凍死。藏獒是決不吃自己看護的羊的,哪怕是凍死的羊羔,除非主人殺了羊割下肉來丟給它。由此可見,對藏獒來說,忠誠勇敢的含義並不輕松,它是要以生命為代價的。藏獒當然知道自己只要吃掉凍死的羊就可以活下去;當然知道自己只要離開必死無疑的羊群,只身去找主人去投奔人群,就完全可以脫離死亡的陷阱。但它沒有這樣做,所有真正的藏獒都不會這樣做,這是本能,是青藏高原賦予它們的使命,是遺傳、後學、家教種種因素合力而成的狗之道德。一旦違背了這種道德,或者說一旦在它們的道德律令中只有兇狠威猛而別無其他懿行特征,藏獒就不是奇偉的草原英雄,而僅僅是蠻野的荒地殺手了。
寫到這裏,就有一些悲哀。這些年,我常去草原,但無論走到哪裏,都很少聽到藏獒的故事。所聽到、看到的,都是如何搜羅、販運、買賣藏獒,以及它們高得驚人的身價。藏獒有了身價,卻沒有了故事,好歟?壞歟?
紮西德勒——祈願草原,祈願藏獒,紮西得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